鲁迅郁达夫曾合编“奔流”杂志 两人书信往来甚密
鲁迅和郁达夫深厚的文字交,凡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当不会感到陌生。单以两人的通信为例,鲁迅日记中有明确记载的鲁迅致郁达夫函,据笔者统计,就有廿七通之多。但《鲁迅全集》所收录的鲁迅致郁达夫函,1981年版为四通(其中一通收信人为郁达夫和王映霞),2005年版增加了一
鲁迅和郁达夫深厚的文字交,凡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当不会感到陌生。单以两人的通信为例,鲁迅日记中有明确记载的鲁迅致郁达夫函,据笔者统计,就有廿七通之多。但《鲁迅全集》所收录的鲁迅致郁达夫函,1981年版为四通(其中一通收信人为郁达夫和王映霞),2005年版增加了一
不过话说回来,鲁迅这个问题放在当下,看似倒真有几分合理性——毕竟,现在人们都觉得青少年更需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正能量”,而不是冷冰冰的现实主义批判。
在开始这一篇的讲述之前,我先必须对上一篇关于《风波》的评析中的一处错误予以纠正。当我说到《风波》的创作时间时,提到《明天》创作于1920年,这一次要解读时,才意识到,这一表述是不对的。“1920年”是鲁迅在将《明天》收入《呐喊》时于文末标注的时间,事实上,这个
今年7月,我和“益心为公”志愿者重返宋泽夫故居,曾经破败不堪、几欲倾覆的房屋,如今已得到妥善的修缮和保护。“兴办地方教育播撒进步火种,以笔为枪呐喊民主,直面专权敢怒敢言,抵御外侮矢志不渝。”凝视着墙上关于宋泽夫先生的生平介绍,那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穿透了时空,将
1933年,鲁迅曾在日记中记录自己聆听上海工部局乐队(上交前身)的音乐会,92年后,他的文字、他的精神、他的灵魂,被另一位音乐家以音乐的形式,交还给了这座城市,这个舞台,这支乐团。
正如她自己说的:天国之女是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是没有人的贪嗔痴的女人。而她正是因为残疾毁容,认为自己没有用了,所以自杀,这不就是一个贪嗔痴的女人吗?
1933年5月20日,鲁迅在日记中提及当天携许广平前往大光明戏院,聆听了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大中华之夜”音乐会预演。如今92年过去了,上海交响乐团与这位文学大家再续前缘。指挥家林大叶携手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女中音歌唱家
“1933年,鲁迅在上海看了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演出,据考证,这是他唯一看过的交响乐团演出。”9月19日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由上海交响乐团奏响,这让叶小纲本人感慨万分,“只能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缘分
9月19日,指挥家林大叶携手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等一众一线艺术家,与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内共同演绎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用音乐致敬并纪念这位对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
9月19日,指挥家林大叶携手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低男中音歌唱家洪振翔、男中音歌唱家张功浩、女高音歌唱家戴梓伊等一众一线艺术家,与上海交响乐团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共同演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第五交
天地正气,杂然赋于流形;稽山镜水,自古毓秀钟灵。台门深巷,犹闻百草虫鸣;三味书屋,尚存戒尺痕青。家道中落,遍尝世态炎凉;药铺当柜,看尽众生形影。东渡扶桑,初习医道,幻灯事件,刺痛神经。忽悟疗心重于疗身,毛锥三寸动天地;毅然弃医从乎文旌,血荐轩辕誓不停!
胡适具有较为开放的文化视野,他积极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梅兰芳是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其表演艺术具有极高的水准。胡适帮助梅兰芳把中国京剧艺术推向世界应该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
9月19日,作曲家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将由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濮存昕、石倚洁等一众艺术家共同演绎。音乐会前一晚,上海交响乐团“大师不在台上”项目特邀叶小纲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分享他的创作故事以及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厚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缘。现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最正直的中国现代史”家严李又然在上海、延安和东北如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的丁香树呢?北京鲁迅旧居百年丁香树完成名木挂牌!|“北京暖和起来了;我的——院子里种了几株丁香,活了。”1925年5月8日,鲁迅致友人信中提到了紫丁香、白丁香各二
最近看到有学者说 “中国文科学者对现实的影响基本为 0”,还惋惜 “怎么没像鲁迅、萨特那样,当社会的良心、青年的导师”。
今晚,指挥家林大叶将携手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等一众一线艺术家,与上海交响乐团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共同演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以音乐的形式向这位对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常听长辈说起“命由己造,福自我求”,年少时总觉得是句老生常谈,听过便罢。直到走过半生,经历风雨起伏,才真正体味到这句话的分量。那些被岁月温柔以待的人,并非天生幸运,而是他们在一次次选择中,用坚韧与善良为自己铺就了通往幸福的路。命运从不偏袒谁,真正的厚福,往往藏
鲁迅手植的两株白丁香依旧伫立着历经百年,我和妻和子成为见证者——|“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最正直的中国现代史”家严李又然在上海、延安和东北如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的丁香树呢?北京鲁迅旧居百年丁香树完成名木挂牌!|“北京暖和起来了;我的——院子里种了几株丁香,
为何这位文学巨匠对抽烟如此执着?是文人风雅,时代风气,还是暗藏更深层的个人挣扎?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历史面纱,从真实细节中还原一个立体鲁迅,探寻烟圈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